11月24日訊(湘潭晚報 吳珊 通訊員 郭勇)“今天就找調解員評評理,哥哥也是崽,憑什么要我一個人負擔老人的醫(yī)藥費?”11月23日一大早,一位娭毑和一名中年男人走進了湘潭縣烏石鎮(zhèn)獅龍村村部,嚷著要找人評理。 調解員有些困惑,他觀察了一下,中年男子神情激憤,而他的母親則滿面愁容還不時用袖子抹眼淚。“娘老子你別哭,原本就是哥哥不對,你可得讓調解員去說說。”話還沒說開,男子的情緒又激動起來。 原來,這位陳師傅是娭毑的二兒子,一個禮拜之前,陳師傅的父親因病在湘潭縣人民醫(yī)院住院治療,現(xiàn)已花去醫(yī)療費一萬多元,考慮到二兒子家庭經濟困難,兩老想讓大兒子也一同承擔醫(yī)療費用。但大兒子因早年分房屋地基的事與父母、弟弟鬧翻,多年來互不往來,這次他們找到大兒子說明想法后,大兒子明確表示不愿承擔爸爸的醫(yī)療費,無奈之下,娭毑和二兒子想找調解員上門調解。 調解員聽完情況后,與村干部一道前往老人的大兒子家了解情況。在司法所調解員和村干部面前,大兒子坦言:“他們什么事都偏心弟弟,我當年蓋房子分地基也不肯多給我一點,他們沒把我當崽看,我的心早被傷透了。”大兒子說,是父母對他不好在先,現(xiàn)在想讓他盡孝,不可能! “你的父母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,但是最錯的還是你。”調解員聽大兒子倒完苦水后,一針見血地指出他的不對。看到大兒子一副不服氣的表情,調解員深入給他分析:“于法,子女有贍養(yǎng)父母的義務;于理,父母早已盡了撫養(yǎng)你成長的責任,你應當知恩圖報,至于父母先前偏心弟弟,你應當理解其中的緣由,弟弟比你成家立業(yè)晚,發(fā)展起步遲,父母多扶送一程、讓他與你齊頭并進豈不是全家都好!哪有父母不心疼兒女的,你自己也是當爸爸的人,難道這也體會不到?” 這一番話說得大兒子面紅耳赤,承諾一定抽時間去醫(yī)院照顧父親。聽到這話,一直掉眼淚的老娭毑終于舒展了眉頭。 |